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义神学 > 正文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张

平衡的真理

称义,成圣,与救赎

弟兄姊妹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主题,就是称义、成圣与救赎的关系。

那么,何谓称义与成圣?

简而言之,上帝为我们所做的——就是“称义”,而上帝在我们里面所做的——就是“成圣”。

称义的义,是基督做的,而成圣的义,是基督在我们里面做的。

在今日的基督教界,有一个普遍的现象,就是人们人为的将称义和成圣二者撕裂开来,甚至让它们对立。从而,撒但便成功地让数以万计的基督徒,步入歧途。

无论是基督徒的属灵经验,还是传道人在讲台上的教导,我们都需要在称义与成圣之间进行平衡。

那么,我们为什么要在称义与成圣之间进行平衡呢?为什么我们必须明白称义和成圣之间的关系呢?

事实上,有关称义和成圣的问题,其本质是信心与行为的问题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2张

一、信心与行为

在创世记4章4节,圣经说,当亚伯用“羊群中头生的”向耶和华献祭,就蒙了上帝的悦纳。而该隐呢?当他将“地里的出产”作为供物献上,结果却被上帝所拒绝。

当亚伯拿羊群中的头生献祭的时候,这表明亚伯接受上帝所设立的献祭制度——用羔羊的血来赎买自己的罪。而该隐拿地里的出产献祭的时候,这表明该隐不接受羊的血来为自己赎罪。

他想用自己所耕种的土地上的出产,献给耶和华。就是说,他想用自己的好行为、自己的努力地付出,来抵消自己的罪。所以上帝就不悦纳他的行为。

后来,上帝在何西阿书的6章6节对此进行了解释,祂说:“我喜爱良善(或作“怜恤”),不喜爱祭祀;喜爱认识上帝,胜于燔祭。”(何6:6)

上帝是一个怜恤人的神,祂愿意怜恤人。而我们的所献的祭,应当祈求祂的怜恤。很显然,亚伯知道耶和华是广施赦免的一位上帝。他所献的祭,是在祈求:“上帝啊,求你来怜恤我这个罪人!”

所以,他的行为就蒙了悦纳。因为他的行为表明他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。而这个救赎,是基于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舍己和牺牲。

该隐虽然也献祭了,但他献上的是地里的出产。这表明,该隐所仰仗的,不是耶稣基督的牺牲,而是自己付出的努力。他俨然是在说:

“上帝啊,纵然我犯过罪,但是你看,我现在将我耕种所收成的土产献给你,你收了我所献上的五谷,就应当赦免我的罪。”

所以,该隐所仰望的,不是上帝要赐给他的赦免,而是他自己汗流浃背所耕种出来的土产。因此,他的祭物就没有得到上帝的悦纳。

今天,这样的事情还在不断地发生着。有很多人,他渴望得到上帝的赦免,但是他认为,我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得胜罪恶,不断地遵行上帝的旨意,上帝才会喜悦我,祂就会说:“因为你做得好,所以我赦免你的罪。”

这种心态,就是在献该隐的祭物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3张

而亚伯呢?当亚伯献上牛羊的时候,他不会跟上帝说:“上帝啊,你看我养的牛、我养的羊多么肥壮,所以你收了我的牛羊,是不是得赦免我的罪呢?”他不是这个意思。

亚伯的意思是说:

耶和华啊,不管做什么,我都是一个罪人,我做什么,都不能赎买我所犯的罪。所以,耶和华啊,求祢将祢独生子耶稣基督的宝血赐给我,来涂抹我的罪。我愿意接受这只羔羊所预表的耶稣基督耶稣宝血的救赎。

当这只羔羊被杀死的时候,我愿意将从前那个在罪中沉迷的生命和这只羔羊一同献在你的面前。我愿意像基督耶稣一样死去,求祢给我重活一次的机会,新生的机会。

这就是亚伯和该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。

论到称义,使徒保罗说:“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,就有可夸的,只是在上帝面前并无可夸。”(罗4:2)很显然,保罗是在告诉我们,亚伯拉罕,是因信心而称义。

但是,另一位圣经作者,就是耶稣的兄弟雅各,却从另外一个视角,来引发我们的思考。他说:“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,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?”(雅2:21)

那么,人到底是因行为称义,还是因信称义呢?

关于信心与行为的争论,早在16世纪初,也就是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时候,便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。因为马丁路德所倡导的,是因信称义,而天主教所坚持的,本质上讲,是律法主义、苦修主义。所以最终,改正教和天主教分道扬镳。

今天,同样的问题也正在挑战余民教会。怀师母在《信心与行为》的第1章中写道:“堕落之人的善行,永远不能使他获得永生。”(注1)

但同时,她在这本书的第5章,又写道:“基督教界,有许多人声称得救只需要有信心,而行为无关紧要,信心是唯一的条件。但圣经告诉我们,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”(注2)

事实上,这两种立场并不矛盾。问题在于,我们要如何去平衡它们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4张

二、完美的整体

对于救赎的原理,有些人过于依赖“称义”,以至于用“称义”独立的构成了救赎;还有一些人,他们过于依赖“成圣”,以至于用“成圣”独立的构成了救赎。这两者都是不正确的。

那么,真理是什么呢?真理是,称义和成圣共同构成了救赎。

救赎本身不只是称义。这就好比,一个人受洗,不仅仅是浸没在水中;救赎也不只是成圣,就好比一个受洗,不只是从水里出来。受洗包括两个部分,浸没在水中和从水里出来,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洗礼。

同样,称义和成圣是救赎的两部分。我们只强调其中的任何一部分,都是不完整的,都会让人步入歧途。而当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,才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5张

三、从上帝而来

从福音的角度讲,基督同时赐下了称义和成圣。

耶稣说,“离了我,你们就不能做什么。”(约15:5)离了耶稣,我们什么也做不了。若不是基督主动向我们显示了祂自己,我们就不能拥有对祂的信心。就像我们靠着自己不能拥有好行为一样,信心也是上帝所赐的。

正如在马可福音第9章中,那个被鬼附的孩子的父亲对主耶稣所说的话。他说:“(主啊)我信!但我信不足,求主帮助!”(可9:24)

正如称义和成圣是从上帝而来,是上帝所赐,信心和行为也是从上帝而来,是祂的赐予。

圣经告诉我们,上帝最初是“照着自己的形像”造了亚当(创1:27)。但亚当犯罪之后,他的后裔们,却不是带着上帝的形象,他们是带着亚当的形象。这个“形象”指的是人先天的属性,也就是亚当堕落之后的人性。

亚当的每一个后裔,都是按照亚当的形象——就是带着亚当堕落之后的这个人性——来到世间。所以圣经在创世记5章第3节说:“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,生了一个儿子,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”(创5:3)

所有按照亚当形象被造的人——所以遗传了亚当堕落本性的人——都在罪恶的咒诅之下。正如保罗所说:“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。”(加3:22)我们一切的义和一切的好行为,即便是基督徒在圣灵的帮助之下,所做成的义和好行为,也绝不能使我们被上帝悦纳。

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已经犯了罪,我们的任何义行,我的任何好行为,都不能改变我们已经是必死之罪人的这个事实。就像所有的擦洗、喷香水、美趾甲,都不能使猪成为犹太人的洁净之物一样。

唯一能使我们得救的好行为和义,便是主耶稣基督所行的圣洁完美的义。这是祂为我们所做的,独立于我们之外,但被耶稣赐给了我们。

耶稣站在我们的位置,穿上了我们肮脏的衣服。然后,祂要脱去我们“污秽的衣服”,给我们穿上“华美的衣服。”(亚3:4)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6张

四、我们也可以

耶稣,藉著祂圣洁完美的人生和在十字架上的死,有资格为我们提供祂的义。

当祂作为献祭的羔羊,完成了在地上的工作之后,就升到高天,作了大祭司,藉着祂的死,来为我们的益处在天父面前为我们代求。

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,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,与我们一样,只是祂没有犯罪。”(来4:15)

并且,希伯来书2章16节说,耶稣“并没有取天使的本性。”(来2:16)注意,这节经文的中文翻译是有出入的这节经文的KJV英文直译,应当是:“[he took not on him the nature of angels; but he took on him the seed of Abraham.] (耶稣)并没有取天使的本性,而是取了亚伯拉罕后裔的本性。

这个本性,也就是罗马书8章第3节所说的“罪身”。耶稣取了和我们一样的“罪身”——也就是始祖堕落之后的人性。

这个人性就像枷锁一样,导致人们犯罪。但耶稣却在这个“罪身"之中,带着堕落的人性、带着人性的枷锁,得胜了一切罪,成为圣洁。

论到耶稣的圣洁,预言之灵中写道:“(主耶稣)连一点儿向试探让步的念头也没有。我们也能如此。”(注3)耶稣已经向我们证明了,带着“罪身”、带着堕落本性的世人,也可以藉着上帝的大能,得胜罪恶,得以成圣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7张

五、义是礼物

虽然称义和成圣不可分割,但是二者却完全相同。称义是圣洁,成圣也是圣洁,但是它们的主体却不同。

一个是耶稣自己的品格,一个是耶稣在我们里面做成的品格。一个是耶稣赠予我们,代替了我们的罪,使我得到救赎。而另一个,是耶稣在我们里面做成的圣洁,从而证明我们是有耶稣同在的人,是一个全然向耶稣降服的人,他也证明我们的信心是真实的。

称义,意味着在法律意义上宣告对罪人的饶恕和赦免,这是一个完全的义。无罪和神圣的品格乃是一个礼物,一个以我们罪人的本性,永远无法拥有的义的品格。

当我们向耶稣全然降服时,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身上,将这种完美的品格反映出来,这就是成圣。虽然这种成圣,是在我们的身上显现出来,但这种成圣,并不能使一个罪人得到赦免。因为上帝所接受的,只有一种义,就是完美的义。而这个完美的义,它意味着一个人不曾犯罪。

因为只有耶稣不曾犯罪,所以,只有耶稣将祂所行的完美的义赐给我们,我们才能够在上帝那里被称为义。当耶稣将祂的义赐给我们时,祂还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死,与我们从前的罪恶记录进行了交换,这样才满足了上帝对“罪人必死”的要求。

所以,纵然我们在向耶稣全然降服之后,在基督里行出义来,它也不能使一个罪人得救,因为它无法证明这个人不曾犯罪。而上帝所悦纳的、唯一的义,就是不曾犯罪的义、完美的义,而这个义只能是耶稣藉着我们的信而白白地赐给我们。

正因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拥有完美的义,所以耶稣才来到地上,为我们做成了这个义,并且无偿地赐给一切向祂全然降服的人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8张

六、不及格

对此,我们不妨想象一下,在一所学校中,学生的成绩只有两个等级,也就是及格或不及格。而考试过关的唯一方法,是获得满分,也就是100分。而90分或是99.9分都是不及格。

那么有些人,他可能得了70或是90分,但是从法律意义上讲,他们和那些只得3分或5分的人属于同一等级,就是不及格。

所以,除了得了满分的耶稣,所有人的分数都不及格——无论你是30分还是99.9分。但是任何人,只要全然地降服于基督,就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进入天国。也就是,藉着耶稣所赐的他们的完美的义——100分的成绩——进入天国。

除此之外,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效,就像你试图通过学习物理来掌握英语一样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9张

 七、新生的样式

虽然如此,但是我们必须记得,拯救和赦罪的好消息,并不会以在法律意义上宣告一个罪人被饶恕而结束。就像受洗不会以一个人浸没到水中而结束一样。我们必须在浸入水中之后,以“新生的样式”从水里出来。

所以,保罗在罗马书6章4节说:“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。”(罗6:4)上帝救赎乃是饶恕和赦免开始,但不是以饶恕和赦免结束。就像洗礼一样,浸入水中只是开始,而不是结束。

若没有成圣,没有基督在我们的生活中,根除一切罪恶,我们便不能假定自己可以进入天国。救赎不像玛代波斯帝国的律法那样,一旦颁布就不可更改(但6:8)。救赎是可以撤销,就像信心也可以失去一样。

在马太福音第7章,耶稣为我们对比了两个人。一个人,他听了耶稣的话,就“去行”。而另一个人,听了耶稣的话,却“不去行”。(太7:24-26)

顺服的人,遵行了耶稣的命令,有好行为,从而证明他是忠信到底的人,他的信心因行为而得以完全。(雅1:3-4)

而不顺从的人,不遵行耶稣的命令,没有好行为,他就因此沉沦失丧了。因为圣经说,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。(雅2:17)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0张

 八、在心里运行

那么,谈到好行为的时候,我们的困惑在哪里呢?我们的困惑在于,我要怎样才能拥有在基督耶稣里的好行为呢?

关于行为的好消息是,正如称义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样,好行为也是来自上帝。我们通过对上帝无条件的降服,从而可以从上帝那里获得成圣,就像我们通过无条件的降服,来获得称义一样。

只有当我们降服于上帝,选择让自我死去,并且每天度一种顺从上帝的圣言,遵守祂的诫命,顺从祂圣灵引导的生活,我们才能够成圣。

预言之灵中有这样一句话,“真正的成圣,就是天天向自我死,天天顺从上帝的旨意。”(注4)只有这样,上帝才能在我们里面,使我们“立志行事,都是上帝在……心里运行,为要成就祂的美意”(腓2:13)

也就是说,只有当我们在上帝面前全然降服,允许祂来除去我们的渣滓,并按照上帝的形象,来塑造我们的时候,我们的品格才会发展,顺服和好行为,才会到来。但上帝能在我们里面做成这一切的唯一途径,就是我们的降服,正如一个人在重生时所做的那样。

歌罗西书2章6节说:“你们既然领受了主基督耶稣,就当遵祂而行。”(西2:6)也就是说,我们既然承认耶稣为我们个人的救主,我们就应当在他里面屈服,而使我的全部意志、思想和行动,都顺服在圣灵的引导之下。

关于信心与行为,二者之间的关系,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的8至9节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例子,这里说:

你们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着信。这并不是出于自己,乃是上帝所赐的,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。”(弗2: 8-9)在此,保罗清楚地说明,救恩是出于信心, 而不是出于行为。

紧接着,在第10节,保罗写道:“我们原是祂的工作,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,为要叫我们行善(好行为[good works]),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。”(弗2:10)这节经文中的“行善”,它的原文是“好行为”的意思。

保罗在此强调,虽然救恩是靠着信心,不是靠行为,但我们被造,是为了藉着上帝在我们的好行为,来荣耀上帝。这是上帝预定我们要做的事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1张

九、并不矛盾

信心和行为并不矛盾。

我们并不是因为好行为而得救,唯一能使我们得救的,是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事。但我们在耶稣里被造、被拯救的目的,却是为了荣耀上帝。所以,好行为是被拯救之人的必然表现,也是被拯救的必然结果。

如果我们没有好行为,则证明我们并未得救。正如主耶稣所说:“凡好树都结好果子……好树不能结坏果子,坏树不能结好果子。”(太7:17-18)

我们的救赎,并没有在加略山上的十字架那里结束,救赎并不以饶恕为终点。福音不仅仅是饶恕,饶恕只是福音的基础。

福音还包括品格的恢复,这是福音的顶峰,也是福音的最终目标。称义是我们迈向上帝为我们设定的终极目标——让基督在我们里面显现——的第一步。

所以,在加拉太书4章19节, 保罗说:“我小子啊,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,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”(加4:19)

福音的最终目标,是让基督成形在我们的心里。当耶稣在我们的心里真正掌权的时候,我们就必然拥有好行为,从而荣耀上帝。这就是救赎的第二个阶段,也就是成圣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2张

十、全宇宙的问题

事实上,在基督和撒旦之间,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宇宙间的争论。这个争论,它既超越了这个世界,也超越了十字架。为什么呢?因为十字架并不能回答基督和撒但之间一切的争论。

虽然罪恶是局限于地球,但它却是一个普遍的宇宙性问题。在加略山上,见证十字架的,不只是地球上的一群人,还包括全宇宙所有的生灵。

诚然,罪在十字架上受到了应有的刑罚,虽然上帝用一种使全宇宙都颇为惊奇的方式,向人类倾倒了祂的爱。

但即使在十字架那里,也不是所有关于罪、关于叛逆、关上帝律法的疑问都得到了回答。

在宇宙的生灵中间,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。比如说:

“被造的生录,真的能完全顺从上帝吗?上帝对生灵的要求,是不是过于苛刻而无法遵行呢?让地球上的罪人进入天国,那么天国还能拥有平安吗?一个拥有自由意义的生灵,在不因被迫、不因惧怕的情况下,顺从将如何发生?”

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的上帝,需要给全宇宙的旁观者以更多的答案。

而今天,上帝正在以地球上得赎的人,作为全宇宙的教科书。(林前4:9)藉着我们在基督耶稣,靠着圣灵的大能来遵守祂的诫命,顺服祂一切的旨意,来对上述问题给以明确的答案。

所以保罗才在以弗所书的3章10节说:上帝“要藉着教会,使天上执政的、掌权的,现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。”(弗3:10)

上帝百般的智慧要怎样显给在天上的生灵看呢?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,祂说:“你们多结果子,我父就因此得荣耀。”(约15:8)

上帝将因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发展的圣洁品格,而得到荣耀。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3张

十一、圣徒的标志

所以,在启示录14章7节,第一个天使的信息便是:“应当敬畏上帝,将荣耀归给祂。”(启14:7)

我们要怎样将荣耀归给上帝呢?就是藉着圣灵,在我们里面做成圣洁,多结果子。

在《历代愿望》的第73章,有这样的话:“上帝的形象必须重现在人类身上。上帝的荣耀和基督的荣耀,同他子民品格的完美是紧密关联的。”(注5)

这就是为什么上帝忠信的百姓,必须是那些遵守上帝诫命的人。

正如启示录14章12节所说:“圣徒的忍耐就在此,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。”(启14:12)而这里的“耶稣真道”,其KJV英文直译是“有耶稣的信心[the faith of Jesus]”。

可见,圣徒的真正标志,就是藉着耶稣那样的信心,来遵守上帝的诫命,从而让信心和行为并行。

然而,我们对上帝律法的全然顺服,并不能使我们得救,相反,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基督面前因全然降服而得救,才能够遵守诫命。

对律法的遵守,乃是基督在一切顺从之人里面所做的。如果一个被拯救的人不肯顺律法,那说明基督并没有住在他里面。使徒约翰说:“人若说‘我认识祂’,却不遵守祂的诫命,便是说谎话的,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。”(约壹2:4)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4张

十二、找到平衡

我们信仰,在信心和行为之间的任何倾斜,无论是倒向哪一边,都会让我们的人生出现瑕疵,甚至会导致失丧。

所以,强调以抹掉成圣为代价的称义,会使人落入虚假的福音。它会让人们以为,对上帝旨意的顺服、圣洁的品格、以及对罪恶的得胜,只不过是福音的附属品。

对此,使徒约翰说得很清楚:“不要被人诱惑。行义的才是义人,正如主是义的一样。犯罪的是属魔鬼,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。”(约壹3:7,8)
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为什么说“行义的才是义人”呢,我们不是“因信称义“吗?

事实上,使徒约翰在这里所说的,乃是救赎的结论。

也就是说,一个罪人,他首先是因信称义,这是救赎的起点。而救赎的终点,必须是因着向耶稣基督的全然降服,而在祂里做成圣洁,度一种全然成圣的义的生活。

因此,如果一个人,他只经历了因信称义,却没有进一步因全然降服而成圣,那么他至终仍将因为没有离弃罪恶,而沉沦失丧。

同样,在谈论救赎时,过分强调以成圣而抹掉称义,也会使一个人受骗。它会让人们以为,被上帝接纳,乃是取决于他的表现,而他的好行为,会保证他在天上有一席之地。对此,预言之灵说:

那需要更加认真地仔细研究、更加经常地重述、更加坚定地确立在众人心中的要点,莫过于堕落的人类不可能靠自己最好的行为而获得任何功劳了。”(注6)

今天,我们正是沐浴在前几代人所不知道的福音光芒之中。箴言书11章1节说:“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;公平的砝码为他所喜悦。”(箴11:1)

所以,我们必须以一种均衡的方式来强调称义和成圣,从而正确地呈现这光,传递福音!

平衡的真理:称义+成圣=救赎  第15张


附注:

1.《信心与行为》1章第16段 。

2.《信心与行为》5章第1段 。

3.《历代愿望》12章第30段 。

4.《怀爱伦传略》39章第11段。

5.《历代愿望》 73章第34段。

6.《信心与行为》1章第13段 。

9

发表评论

取消
扫码支持